大茶杯是一個杯子嗎?不是,大茶杯是飲料,一杯好喝、優質、真實在的現調飲料。
明明是茶飲料,為什么帶個“杯”字,跟杯子有什么關系?有!這個說來話長。
故事就從2007年6月說起吧,這一年,創始人涵子客居山東威海從事營銷咨詢,廈門朋友突來急電:速回,江湖救急!什么急?不知道!但凡講江湖義氣的人,朋友的事就是大事。涵子二話不說,收拾行李即刻返廈。
要人江湖救急的,是一個叫杯子的創業項目。
杯子不是一個杯子,杯子是一家現調飲品休閑店的字號。杯子兩個月開出三家連鎖店,外人看來如日中天,實際上項目已經撞墻——品牌定位不知身在何處,加上人事混亂、財務不清,股東間內訌不斷。
廈門的夏天,雨說來就來。正當涵子意氣風發、快馬加鞭寫完項目策劃案的時候,召他即刻返廈的朋友表情凝重地說,這項目我們決定不做,店賣了,不好意思了!涵子有點回不過神來,這好比運動員千里迢迢來到賽場,還沒開始熱身,裁判就說不比了。
杯子“碎”了,股東們分道揚鑣。涵子的老家就在廈門,山東威海的工作已經推掉,沒有其他地方可回。此刻手頭除了那疊項目策劃案,還有四個朝氣蓬勃的小伙子——
他們是杯子的店長,大陸現調飲品行業萌芽期真正懂茶的調茶師。
他們經歷過嚴謹、苛刻的技術培訓,一身過硬的調茶技術。
他們是“廈飄一族”,工作沒著落,不知下一站在哪。
“如果工作真不好找,要不就把這個項目撿起來自己干吧?”當大家期待的眼神注視涵子的時候,他就這么提了個議,店長們立刻紛紛表態跟隨。
當年8月,“大茶杯”應運而生!
只有想法沒有錢,一切都是紙上談兵。那么,錢呢?四個小伙子都沒錢,沒有誰能拿出幾千塊錢來合伙開店,此刻的涵子同樣捉襟見肘。
“對,不是項目不好,就是沒有錢。”眼看重起爐灶的想法才一萌芽就要黃了,父親問起來的時候,涵子就是這么回答的,而且心里在盤算怎么回去做原來那份工作。
父親拿出了兩萬五千元,說是投資兒子,其實是想要兒子留在廈門。每當說起這事,涵子總會稱贊父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“天使投資人”。
起初打算合伙開店,最終成了涵子自己當老板,大伙給他打工。世事如棋局,他又怎會料到,這下子,大茶杯竟一發不可收拾,先是紅遍廈門大街小巷,直至如今成為現調飲料行業的全國連鎖品牌。